30年匠心传承编钟文化

咨询:138-8688-8629

曾侯乙墓是怎样被发现的故事
2015/4/13 16:11:49

 

曾侯乙编钟出土记

      1978年2月底的一个夜晚。武汉东湖之滨,湖北省博物馆,一个紧急长途电话打来。


    “谭队长!快!快!长途电话,襄阳市文博馆有急事找你。”门卫急促的呼喊,谭维四教授(时任湖北省文物考古队队长)心里一惊:以他的经验,深夜来长途,要么是文物出现险情,要么是报告极其重要的发现。这次是什么呢?事情还得从头说起。


    1978年,在位于随州城区西北约2公里的擂鼓墩,驻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后勤某部的雷达修理厂,经上级批准扩建厂房。这里是山峦起伏的丘陵地带,山冈蜿蜒而来,至此已快到丘陵的尽头。东临撅水,往南约2.5公里是陨水有处叫东团坡的地方高出河旁平地约二三十米,依山傍水,居高临下,视野开阔,自然环境良好,真是一块风水宝地。1977年9月,部队在平整山头,准备兴建厂房。施工队先是放炮炸松土包的红砂岩,挖着挖着却发现土变了颜色,出现了褐色的土。好在部队雷达修理厂厂长王家贵是位考古爱好者,意识到地下可能有文物,他听到基建负责人的汇报后不敢怠慢,凭他了解的一点考古知识,觉得地下有点什么名堂。11月26日他让基建负责人立即同县文化馆联系,可是,县文化馆去人一看一问,没见墓碑、墓门,认为没什么宝贝,否决了“古墓猜想”,部队开始继续施工。


   1978年1月30日,因为施工中又发现了奇怪的青色、白色胶状泥土,王家贵再次来到县文化馆,然而,“古墓猜想”再次被否决。施工队又挖了几天,挖出了几件铜器,而且褐土层下出现了一些黑色胶状泥土。基建负责人更加疑惑起来,给首长一汇报,再次请县文化馆干部来“会诊”,仍没看出古墓迹象,同意继续施工。尽管如此,在接下来的爆破施工中,部队还是要求施工人员小心从事。2月21日,进一步的奇怪现象出现了,工人们用少量炸药炸松一片土地,发现了一层大小相近、铺砌整齐的石板!部队领导凭直觉认为下面必有大名堂。26日,王家贵的第三次县府之行,直接向县文教局汇报,受到了重视,时任县文化馆副馆长的王世振现场勘察初步判断,这位经过考古培训的副馆长立即意识到是座大墓,回去后立即向襄阳地区文博馆汇报,这确实是一座古墓,于是有了前面的那一个紧急电话。


    3月10日,省、地、县联合勘探小组成立。19日,谭维四连同两名技术人员赶到现场。初步勘探后,谭维四激动地向大家宣布:这是一个总面积达200多平方米的大型古墓,仅就椁室而言,就比著名的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大6倍!


    1978年3月25日,一份由省地县联合勘探小组署名的《湖北随县城郊擂鼓墩一号大型古墓的发现与勘探简报》送到湖北省委书记、省革委会副主任韩宁夫手上。这位早年肄业于山东大学、重视考古工作的领导在简报上批道:  “随县擂鼓墩一号墓规模巨大,比凤凰山168号墓大14倍,形制特殊,湖北首见,是当前我国文物考古战线的一次重大发现,必须高度重视。建议报国家文物局批准,组织强有力的科学发掘队伍,即早进行发掘。”省文化局很快得到国家文物局的批准。省博物馆考古队立即调集考古技术力量,经过整整一月的准备工作,于5月11日芷式着手发掘。


    此墓为岩坑竖穴墓,平面呈不规则多边形,方向正南。发现时墓口东西最长处21米,南北最宽处16.5米,总面积220平方米。


曾侯乙编钟出土记

    惊见盗洞 文物无恙


    1978年3月,春寒料峭。风雨中考古队分秒必争,一个上午就弄清了墓坑的准确形状与椁室的深度。3月21日,天放晴了。大家集中精力查有没有盗洞,因为这是判断墓内文物资料是否得到完好保存的关键。


    清除了墓坑内已被炸散的浮土,把坑内填土铲平后,南北两坑相交偏西处,一个盗洞赫然在目!


    这个盗洞斜着直插椁 (套在主棺外面的大棺材)顶,将一块盖板的东段斩去了一节,使这块盖板的西段斜着塌进椁内,一洞淤泥中夹着几块石板。


    一片惊叹声随之而起。勘探小组内几位小伙子泄气了:“别白干了!”“累死了不好看。”“已被盗过,还有发掘价值吗?”


    面对一片质疑声,在随后召开的一次会议上,谭维四说出了继续发掘的三个理由:尽管有一个盗洞,但规模小,属于早期的一种民间小型盗窃,不可能把文物全部盗走;考古不是“挖坟取宝”,比金银珠宝更重要的文物,也非常有价值;按照政策,这么大规模的墓坑也是要发掘的。


    最终结果证明了这个盗洞几乎没有给古墓造成什么威胁: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礼器、乐器、兵器、金器、玉器、车马器、漆木竹器以及竹简等文物近一万五千余件。除震惊世界的曾侯乙编钟外,其中还有许多造型奇特、工艺精湛的文物是前所未见的珍品。


曾侯乙编钟出土记

    “蛟龙”出水 编钟露面


    发掘工作从一开始就得到了随县县委、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坚强保障。


    做完前期的准备工作之后,5月11日,发掘全面开工,按照显露椁盖板、取吊椁盖板及浮在水面的器物、排积水清淤泥、清椁室取文物、取棺拆椁回填墓坑五个步骤,各小组人员稳步推进发掘工作。


    5月22日午夜11时许,在古墓的中室,排水水位下降到距椁墙顶40厘米深的时候,靠西壁不远,与之平行的长约2米的两个木架隐约可见,不一会,靠南壁一个木架也显了出来。水位继续下降,一个小伙子等不及了,手在水中来回摆动,聚光灯下,3条木梁像在水波中游弋。另一个小伙子乐极了:“这叫‘蛟龙戏水’,呼之欲出却不出,抓住它,别让它溜了!”


    23日清晨,水位下降到了深60厘米处,虽然还是没“露头”,但处于三个不同位置的小伙子都摸到了水中的钮钟,估计有19个。天大亮了,水位继续下降,“蛟龙出水了!”木架上的横梁露出真容:黑漆红彩,两端都有青铜套,套上满饰浅浮雕蟠龙纹。


    因为担心脱水导致文物受损,在采取了防晒、喷水等保护措施后,继续发掘工作。


    24日午夜,又露出一层横梁,长短两根曲尺相交,梁体粗大。下面由3个佩剑铜人及一根铜圆柱顶托,梁下悬甬钟,应是33个。此前看见的3个小木架立于梁上。25日午夜,露出第三层横梁,与第二层相近,有12个大甬钟及1个 钟,或悬于梁下,或掉在梁旁。这两层四根木梁,两端都有浮雕或透雕镂空龙首、凤鸟、花瓣的青铜套,梁身又以黑漆为地、朱黄色漆彩绘菱形几何花纹,乍一看去,真似蛟龙模样。


    此时,规模宏大、气势磅礴、数量众多的一套青铜编钟已基本上显露出来。谁能在同一个古墓内见到这么多的编钟?谁曾见过这么雄伟的钟架逾千年而不倒?目睹这个奇迹,整个工地,一片欢腾。


    1978年6月28日,曾侯乙墓田野发掘工作全部完成。8月1日,第一场史无前例的编钟音乐会在当地驻军礼堂里举行。第一首《东方红》曲罢,满座鼓掌:“千古绝响复鸣了!古钟发出新声了!”后来,为了保护文物,专家们又联手攻关编钟的复制。1984年8月,完成了全套编钟的复制工作。




推荐阅读

返回顶部

版权所有:随州市古编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

网站备案:鄂ICP备05024969号-4

新闻动态1
新闻动态2